Search


【司法黑話?「矧」、「惟」、「復」、「次」、「伊」、「渠」是什麼意思?】🤔
<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【司法黑話?「矧」、「惟」、「復」、「次」、「伊」、「渠」是什麼意思?】🤔

【簡要版】
1、非白話用語可說是法律業行內人的 #黑話、#切口,駱克考試也會用👍。
2、「矧」、「惟」、「復」、「次」、「伊」、「渠」是什麼意思?
(1)「#矧」:「#況且」之意,用在 #加強語氣 時。
(2)「#惟」:「#但是」之意,用在 #語氣轉折 時。
(3)「#復」、「#次」:類似一二三四的功能,主要用在分點。
(4)「#伊」、「#渠」:#指示代名詞 的功能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
【詳細版】
1、非白話用語是法律業的黑話、切口:
法院裁判書用語既不是白話文、也不是文言文,#駱克 也不知道是什麼文體,有點類似清末民初文言白話夾雜的文體,司法工作者使用的書狀(法院裁判書、檢察官(不)起訴書等、律師辯護狀等)也幾乎都使用這種文體,雖然對於非法律人而言覺得這些用詞很艱澀,但是這些用語其實可以算是這行的黑話、切口。駱克考試答題時,也有使用這些用語,相信改題者一看就知道是行內人(不過不要本末倒置,答題內容正確才是正解,用語只是點綴而已)。

2、「矧」、「惟」、「復」、「次」、「伊」、「渠」是什麼意思?
新聞中提到的「矧」、「惟」、「復」、「次」、「伊」、「渠」等詞彙,裁判書中確實很常用到,除了「矧」以外,「惟」、「復」、「次」、「伊」幾乎是每則裁判都會看到的用語,簡單說明意思:

(1)「#矧」:「#況且」之意,用在加強語氣使用,常見於法院駁斥被告辯詞時,先用A理由駁斥,之後又說「矧(況且)」依據B理由,被告辯詞還是不可採。

(2)「#惟」:「#但是」之意,用在語氣轉折時使用,常見於法院先引一段被告或證人說詞,接著說「惟(但是)」依據C證據、D理由,被告、證人的供述不可採,簡單來說,看到「惟」,就知道後續是要打臉人家的。

(3)「#復」、「#次」:古早時裁判書是不 #分段落 的(現在的最高法院判決也整篇落落長卻不分段落),因此「復」、「次」的功能跟一二三四類似,主要用於分點。

(4)「#伊」、「#渠」:#指示代名詞 的功能,主要用於引用被告供述、證人證述時,被告、證人表示是自己的意思。例如:上訴人所辯:伊未與陳○○共同販賣甲基安非他命予林○○,扣案甲基安非他命並非伊寄送,陳○○所述不實云云。此段話是指上訴人辯稱說:「伊(指上訴人自己)」沒有跟陳○○共同販賣甲基安非他命予林○○,扣案的甲基安非他命並非「伊(指上訴人)」寄送,陳○○所說的不實在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駱克的《實務必考熱區-刑法總則》《實務必考熱區-刑法分則》在3月15日問世了(灑花花)!醜媳婦總要見公婆的啦!本書問世前,學稔大人有跟駱克討論過要不要用個臉書。知道這兩本書獲得很多讀者青睞,感到超級開心的,決定用個臉書提供售後服務! 駱克會整理最近閱讀的學說、實務見解,讓大家隨時掌握學說、實務的新脈動。 駱克將臉書定位為閱讀心得的整理,兼作將來書本改版時的素材,臉書上的見解內容只做簡明的摘要,詳細內容將在書裏面說明!此外,原則上不回答提問喔,還請大家見諒。
駱克會將最近閱讀的學說、實務見解摘要發表在粉專,讓大家隨時掌握最新脈動。
View all posts